司南想, 她必须感谢那段为了充实随身空间而努力挣钱的日子。
那段日子叫她成长,也叫她学会了妥协和审时度势……
在知青小院见了来找她的叶秋玲和向爱华,听她们说自己如何紧张,如何没有头绪时,司南还有些小庆幸。
不过又听了一会儿后,司南原本还特淡定,特稳的心也被这二人说得有些个慌。咬了一口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西红杮, 司南不太确定的问这二人,“咱们能不能去旁的村小学习学习呀?”
看看别人是怎么上课的,应该对她们有些帮助。
叶秋玲双手拍掌, 笑道:“跟我想到一块去了。咱们不去村小, 去县小。我认识县小的老师。”
向爱华则有些犹豫, “这好吗?”叫人知道了, 会不会以为她们啥都不行,然后再换掉她们。
“我觉得挺好的。”司南不傻, 见向爱华这神情便猜到她担心什么了。不过这事叫司南说,与其心里没底, 到时候讲不好公开课让人踢下来,还不如提前做好准备,打一场有把握的仗呢。
叶秋玲也看向爱华, 很没耐心的样子,“你爱去不去,反正我俩是一定去的。”
叶秋玲是本地人,而向爱华跟司南一样都是知青。不过一队和三队挑人的时候可没二队挑人时的‘公正公平’。
叶秋玲和司南一样, 都没结婚。而向爱华则是去年结的婚,这么说吧,向爱华的公公和男人在生产队有些影响力,不然这个名额也不可能落到向爱华头上。
向爱华的婆家也知道叫向爱华下地干活挺难为她,又希望她能尽快坐胎,想到在村小当老师风吹不着,雨晒不着的,怀了身孕也能养着,便使了些力将她送进去了。
不过很明显向爱华的性子软的一塌糊涂,还有些糊涂,不然也不可能问出这种问题。
这会儿向爱华看看叶秋玲,再看看啃西红杮的司南,一脸忐忑,“那,那我也去吧。”
好像谁求着你去似的。
叶秋玲白了向爱华一眼,然后转头跟司南商量起什么时候去县里的话。
她们哪好意思叫生产队套车,所以去县里就只有走着去。因想要多学习一些东西,所以便决定明天天一亮就出发,最好赶在第一节 课的时候就进了县小。
商量好了出发时间和集合地点,叶秋玲就要走了,向爱华见叶秋玲走了,也没多呆的跟着走了。
见二人离开,司南照旧将给二人倒水的杯子刷了,然后又将刚刚当水果的红西杮和黄瓜都拿到外屋地。
自打院子里支了个可以乘凉的葡萄架,天气好时,家里来了客人都会领到那里落坐说话,而不再将人往屋里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