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这些玉米都是自留地的,和菜园子一样,收成归他们自己所有。

玉米收回来,就被放在几个大笸箩里,然后摆在了院子里晒着。等晒得能脱粒了,就又是一摊活计。

吃过早饭,司南去学校上班,柴简三人则继续去干活……

……

时间有时过得很快,当司南对乡下的生活和学校的教职工作都已经游刃有余时,时间已经进入了七六年。

这两年,司南日子过得平淡又忙碌。向爱华不敢承担毕业班的责任,最后彻底跟司南换了。

司南又不傻,才不想接手烂摊子呢。想着之前她与叶秋玲排班的时候没算上向爱华,于是她就提议将向爱华也算进去得了。

但后来,回家仔细一琢磨,司南就发现还不如接手毕业班,然后花一年时间将毕业班缺掉的基础补齐呢。

不然东一下,西一下的,不说耽误了学生,她的工作也没办法好好的展开。

小学升初中可不光考语文,还要考数学呢。不是语文她教好了,就能万无一失。

如果村小一直没人考上初中,受影响的不光是学生,还有她们仨个任职的老师。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她都不能坐视不理。

哪怕工分不高,也是自力更生呢。

于是那年十一过后,司南就硬着头皮接下了毕业班。

因为手里只有语文教案,所以在接手毕业班后,司南又花了无数个夜晚,拉着柴简跟她一块弄了一份小学数学教案出来。

这批学生的底子有好有坏,但对于司南来说,他闪的底子都不错太好,为了应对明年的小升初考试,村小这边考完期末考试,司南就给毕业班的孩子们下达了寒假补习的通知。

不要钱,也不要工分。

因为是补习,又因为入冬后,生产队的村民都吃两顿饭。所以司南这边就是九点过后开始补课,下午两点放学。

天黑前放学,不担心会有危险,还不耽误回家吃饭。

补课一直持续到司南去津市过年的前两天,毕业班才正式放寒假。

就是在这种拔高补习,各种押题以及托人去找前两年小升初的考试卷子,根据那些卷子再出模拟题的各种高压操作下,司南带的这个毕业班,竟是以百分百的升学率考进了县里的初中。

可惜呀,这样的业绩,司南连个锦旗都没捞到。

就,就没人将升学率当回事。

╮(╯▽╰)╭

七三年时,三友村生产三队来了一批知青,不过那离生活在生产二队的司南等人又远了一层。

七四年去生产一队的那批知青也是这般,见面了点点头,平时也没什么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