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也幸好这两样不需要票,不然司南只能另想办法了。

蒸锅可以蒸东西,煮粥,热冻的馒头包子,还能烧热水,算是一锅多用。而双耳炒锅跟这个蒸锅相比,就只有炒和炖这两个功能了。

出租屋这边是有自来水的,再加上司南准备再来时将家里提水的水桶带来,因此也就没有买什么盛水的器皿……

回来的时候,煤已经送回来了,房东也已经走了。

因房子里什么都 没有,烧火费煤,不烧还冷,所以四人也没在这边多逗留而是直接锁了房门去了火车站

出门前司南特意煮了好几个鸡蛋,又特意带了个饭盒。

饭盒里是自己做的炒面,回头用热水浓浓的冲一份,又香甜,又暖和。

火车站这边就提供热水,所以四人便在火车这里凑合着吃了一顿便餐,便坐着火车回村子了。

在洮市火车站坐火车时,他们碰到了许多熟人。有三友村的,有隔壁村的,更有附近几个村子和县里的。

这些人里有知青,也有这几年高中毕业的本地人,大家都 是来市里报名的。报完名有去市里书店和供销社转转的,但大多数人都来了火车站等着坐火车回去。

火车来了,柴简三个护着司南颇费些力气才挤上去。座是没有的,不过大家也不以为意,都挑着相对舒适的地方站了。

有高声阔论的,有闭目养神的,有拿出书本抓紧时间复习的,但更多的却像柴简司南这样,各自组团聊天的。

也有人问乌亮几个复习的咋样,有没有把握。司南个子矮,又是被三人推到最里边站着,因此也只当不知道那些人问的是谁,将头靠在柴简胳膊上,闭着眼睛在心里合计着要拿多少东西去出租屋那边。

司南计算过了,他们最多在那边住五到七天,所以带的东西不需要太多。不过被褥是必须要带的。除了被褥就是锅碗瓢盆,米面粮油这些做饭的家伙式。对了,家里的炕桌也得带一个过去,吃饭学习都用得着。

对了,他们是去考试的,书本什么的也必须都带上。

几天不在家,家里的母鸡得偷偷安置好,不能叫人给炖了。

……

考试的时间是12月1112日这两天,此时才11月份,所以四人仍旧是呆在家里复习备考,哪都 没去。

原本四人仍旧按着之前的生活节奏复习,不想三个生产队的知青和本地高中毕业生们时常跑到知青院来问题。

好多从来没有来过知青院的人这一次也都来了,安静的知青院转眼间就成了闹哄哄的菜市场。

一会儿这人来问这题,一会儿那人来问那题,有的更是索性留在知青院不走了。知青院才多大呀,最后不光柴简他们三的屋子坐满了人,就连司南这屋子里也坐满了复习的人。

这些都罢了,这是改变命运的时候,没的因为嫌吵嫌闹就将人赶出去的道理。可叫司南几人恼了的不是浪费他们的复习时间,打乱旁人的生活节奏,哪怕是用掉了他们不少铅笔和锅笔水,这些都能忍耐,叫司南几个忍受不了的是他们竟然开始丢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