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本来老支书以为就这样了,没想到司南还着重夸了老支书一回有远见,光凭一点时事就能想到恢复高考的可能,她非常感谢老支书的安排。

老支书:不是,我没有。

闹闹哄哄了一整天,知青院这边就推了各项活动着手准备赴校报到了。

柴简的报到时间是3月17至19日这三天,司南和司北的报到时间则是3月20日前。

考虑到乌亮的3月15日,几人最后商量了一回,便决定一块走。

9号这天,乌明和乌亮借了村里的驴车去了回县里,将能卖的东西都卖了,理由是筹集路费。

除此之外,几人还将粮食都卖给了粮站换了方便易携带的粮票。

等三人去县里的时候,司南扫了一圈自已住了许多年的院子,那是真的舍不得。

将三只母鸡收到空间里,又拿了钱出来放在屋子里,准备回头就跟他们三人说鸡被村里的人买走了。

冰窖里的吃食都已经吃光了,就连冰窖都已经续了土石干柴给填实了。

原本几人吃库存的时候还绅着吃,等乌亮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几人就彻底的放开了。

不过家里那些菜干泡菜什么的能放得 住。还有锅碗瓢盆卖还卖不上价,丢了又太可惜,最要紧的是他们担心以后要用的时候,还要弄票才能买到。于是一咬牙便决定将这些东西带到津市去。

司南和乌明报到时间最晚,所以他们会先到津市暂住几日,日子差不多了再从津市坐火车去京城。

从津市到京城,比他们从县里到市里用 时还短,还方便呢。

说不定,司南会经常过来看看房子什么的。

毕竟以前司东在这边,时常过来看一眼房子。现在司东不在津市了,就得司南自己来了。

除了乌亮什么都不用 带,柴简三个都得自带行李被褥,换洗衣服和各种生活用 品,再加上他们要寄存在津市的家伙式,这一次出门,比去市里那回还要狼狈。

对了,柴简还要自备五块钱讲义费。

……

四人在津市下的火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东西从火车上搬到出站口。一抬头就见到站在那里东张西望的司东。

司东本来都已经准备出发去星城了,却在出发前一日接到了司南的电报,叫他在津市等两日,到时候跟他的新校友一块走。

司东一直好奇这几个跟着他妹妹一块下乡的男知青,他时常听到司南说起他们,知道都是家境品性极好的青年。如今又听说三人都考上了大学,也替他们高兴。

接了信,司南就跑到津市小院这边一通打扫,完事又连忙来到火车站接站。

因司南在信里强调了一回他们要带很多东西,叫司东最好借个三轮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