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王淑贞见状,连忙翻自己的行李,拿出一个铁质的饼干盒抓了把饼干递了过去……

司南暖水壶里的水这会儿已经告罄了,见贺湘吃上东西了,又问了一声谁去打水,便和刘佳一块结伴打热水去了。

“在我插队的地方,这种事很常见。”打完水,司南与刘佳都不太想回宿舍,便拎着暖水壶在附近溜达,“有时候,‘知青’这两个字就是原罪。村里丢了东西,最先怀疑的是知青。村里有什么扑风做影的事,第一个被调查的也是知青。村里有谁被举报了,不用查证就是知青干的。明明是那些男人对女知青动手动脚,最后被说不检点的还是咱们女知青……”那些年多少女知青被人糟蹋了,有的窝窝囊囊的活下来了,有的直接客死异乡。

说起来,刘佳插队的地方风气非常不好,不但排外严重,还特别的敌视下乡的知青。

谁家丢了东西,村长总是不管不问的就带着村民来知青住的地方搜查。更过份的是村长还会以检查的名义拦截知青的信件和包裹,大大小小的事情能逼疯一个人。

“……”

司南一直认为自己在生产队的生活过得安稳,除了空间和她自己,主要原因就是乌明三个护着她。但今天刘佳的话却叫司南不得不承认人文地域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如果说之前司南还会怨恨老支书那些人,但听了刘佳的话后,司南便觉得她下乡的地方其实还不错。

好不好的,真还得靠对比。

想到一到生产队就照顾他们,手把手教他们干农活的王铁柱和桂芝。虽然后来因为吕时业,他们渐行渐远,但不得不说的是多亏了有他们的帮忙,四人才会以极快的速度安定下来。

还有莫三婶子,司南必须承认这位婶子对她很友善。没亲没戚的,那样就不错了。司南知道长子的死一直是莫三婶子无法释怀的痛,所以当村子里隐隐约约传出她知道拖拉机会翻车的流言时,莫三婶子心中起了芥蒂,也是人之长情。

其实现在想想,站在莫三婶子的角度想这 事。她未尝不知道司南无辜,不过是悲痛的一百种表达方法罢了。

还有老支书,他其实也不算有多坏。只是能伸能屈的性子下藏着一颗掌控欲旺盛的心。

村子里的其他人,除了个别几个,认真算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

都是一些随波逐流的普通人罢了。

想到这里,司南叹了口气,还是决定过阵子便将她手里那份教案寄回三友村。

就当是好聚好散吧。

第109章

本着做戏也要做全套的原则,司南并没有立时就将手里那套复习教案寄回三友村。而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手抄上半个多小时,叫因为紧张学习而高速运转的大脑在睡觉前得到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