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娘家做闺女的日子和出嫁后做人媳妇的日子就有明显落差了,再加上个娇滴滴的小姑子,绵里藏针的婆婆那日子说句水深火热都是含蓄了。
最开始是什么原因早就记不清了,但你来我往了几个回合后,姑嫂间的那点嫌隙就自然而然的生了出来。这也导致了贾敏与娘家嫂子的感情只维系了大家族的面子不破,再多便真没了。
当然,这种结果贾母最是功不可没。
利用女儿打压儿媳妇,立自己那蠢不可及的婆婆规矩。又利用孝道打压长房,玩一手平衡之术。想来贾母从不曾在意被她这么折腾后贾家三兄妹之间的手足之情会如何玻璃脆了。
╮(╯╰)╭
王夫人早些年过得艰难。
假慈悲,总想打压她给她立规矩的婆婆,心眼贼多又娇气又矫情的小姑子,贤惠端庄,出身又好的妯娌,还有迂腐不堪,表面装得一本正经,实际上也最爱慕好颜色的丈夫以及那一府各形各色不服管教的刁奴们,若不是后来王子腾渐渐得了圣眷,王家一时风光不减更胜从前,王夫人哪怕出身王家,估计也不会艰强的熬到现在,并且熬死了那么多人。
就那么熬着,熬着,烈脾气熬成了活菩萨,也终于熬得儿女长大。
可以说百忍可成钢,在王夫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林家人口简单,上无公婆,下无妯娌小姑,所以贾敏对王夫人的处境从来不曾体会过。而王夫人不管是之前的旧怨还是对贾敏婚后生活的羡慕嫉妒,都一直对贾敏没啥好印象。
虽说人死万事消,但王夫人对长相结合了林如海和贾敏优点长,乍然看去,性子又与在闺阁时的贾敏有几分相似的黛玉,做不到迁怒翻旧帐,但也没办法真心疼爱。
总之就是一句话,当年的事我不跟你计较了,谁叫你短命没福气呢。但你闺女想要让我真心疼爱或是上心教养,那抱歉了,这个还真做不到。
顶多就跟对待府里其他姑娘一样态度。
你问啥态度?
呵,如今荣国府里的三个姑娘,可没一个是她亲生的。什么态度,自己体会吧。
贾政并非高才之辈,于人情世故上也缺少慧根。能转眼给贾雨村谋个金陵父母官,可见荣国府人脉之强。如此人脉还几十年如一日的呆在工部做员外郎,便可知其‘淡泊名利’之性情心智了。
此时用自己那套赶驴拉磨的方法对宝玉来了个惊吓教育后,贾政便就离开了荣禧堂去前院书房听养的那些清客门人吹捧去了。见贾政走了,宝玉瞬间像被人抽掉骨头的烂泥一般窝进王夫人怀里求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