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阿娇以前是从不给皇帝行礼的,她若有一分对皇权尊卑的敬畏,两个人也不会动辄发展为全武行。这倒并非因为她自诩身份尊贵,而是觉得夫妻之间,不必如此生份。可惜在阿娇看来是表达亲密无间的行径,偏偏刺痛唯我独尊的天子。
“皇后不必多礼。”
阿娇猜测刘彻一定以为自己有什么阴谋诡计,没关系。一心扑在政事上的少年天子,又能有多少心思分给皇后呢?日子一久,自然习惯她的变化。
两个各自落座。
此时还没有高足家具,但宫廷里讲究享受,矮足的床,供一人躺着休息的榻,独坐的枰都有了。说是坐下,姿势更类似于如今所谓的跪。
不过“坐”太久腿肯定会麻,便出现“凭几”。
阿娇用的这一个为漆木质地,上面是微微下凹的几面,两侧装足。她将膝纳于几下,身体前倾,双手伏在上面。
刘彻问:“皇后的身子如何了?”
阿娇:“时常还会有晕眩感,恐怕要再修养一阵。好在太医医术高明,伤口已然结痂,没大碍了。”
刘彻自然要赏太医,赏完之后,两人面面相觑。
阿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猜刘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个人早已习惯针尖对麦芒,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这个时候,午膳送来了。
阿娇忙让膳房的人进来。
两个年纪不大的内侍脱鞋进外堂,抬来食案。后面跟着六个侍膳宫女,专捧一应器皿、食物,伺候贵人用膳。
一碗散发着迷人香气的拉面率先放在阿娇的面前。
刘彻问:“这是何物?怪雅致的。”
只见下窄上宽的大碗中汤汁清澈,一团透着淡黄色的、粗细均匀的面窝在其中,形如盛开的菊花。汤面上浮着嫩嫩的韭叶,还铺着切得极薄的肉片。
从纹理看应当是牛肉。
《礼记·王制》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朝廷有明令,“毋屠杀牛马”。不过老死、病死的牛还是可以吃的,皇室贵族要想吃牛肉很容易采买。
这一碗面味道怎么样不好说,色彩足够丰富,能引起人的食欲。
刘彻还是少年人,长身体的时候。三餐按时吃的情况下,偶尔还要加餐,更何况他打早上起就没正经吃过什么东西,如今闻着香味,腹中一阵嗡鸣。
“这是拉面,”阿娇不欲多说:“陛下,您要尝一尝吗?”
刘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