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连忙拿起筷子暴风搅拌,怕面陀了。

刘彻跟着阿娇学,力气太大差点把碗砸了。

阿娇挑起一撮面,将臊子和调料都裹在面条上。确定搅拌均匀,把自己的一碗给刘彻,接过他手里的大碗。

“快吃吧!”

别浪费我的面。

刘彻眉眼里带着笑,一口三分之一碗。每一根面条上都裹着炸酱,又香又滑。三口吃完,他连连夸赞。

阿娇吃得慢,吃完把碗放在食案上。

碗中是空的,只有一点底油。

一碗炸酱面吃完,碗底不留一点炸酱,才是真正成功之作。

两个人都觉得不足,阿娇下一碗要的是豌豆炸酱面,还是一样的臊子,多添一勺炖好的耙豌豆而已。

这回不是试吃,膳房送来的大小碗碟摆满食案,但怎么送上来,就怎么端下去。午膳的主角只有炸酱面,太抢风头,把别的都比下去了。

刘彻用过午膳,又在椒房殿里歇好午觉才离去。

明日刘彻要领着王侯们到宗庙祭祀祖先,他前朝有事的时候,都歇在前殿,不会留宿于椒房殿,更不会留宿于嫔妃宫中。

阿娇明日同样很忙。

王侯们的王后、夫人都要到进宫,阿娇身为皇后得领着一众人拜见太皇太后。

长信宫前殿置办酒席,留一众人用午膳。众人临走的时候,阿娇还得赐下金银财物,以示朝廷对诸侯的爱护。

这笔钱不是阿娇私人拿出来,少府给报账。

当然,朝廷不会傻到随处散财。羊毛到底出在羊身上!王侯们要想助祭宗庙,和天子同饮美酒,得交一笔昂贵的“酎金”。

你说你没钱,可不可以放弃和天子一起喝酒的机会?不行哦。

强制消费,而且谁该交多少钱都是有依据的,封国大、人口多交得就多。

阿娇赐下去的金银比起这笔钱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之后,王侯们就可以携同家眷一起离开长安。

阿娇做皇后不是第一年,做太子妃的时候,同样的场面都不知道见过多少。哪怕是在她还没嫁给刘彻之前,宫里宴饮缺谁的席位,也不会缺她的。

好在今年不是数年一次的正式朝请,规矩不多,行事可以便宜为上。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阿娇打着哈欠起床。梳头宫女倒出一些桂花头油在手上,一边在阿娇秀发上抹匀,一边说:“好日头,今天是个艳阳天。”要是像昨日一样飘雨,必多添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