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太医附议;二则,刘启早受她的影响, 习惯至多坐半个时辰便要活动一阵。下意识转动微僵的颈部,刘启略觉疲惫,放下刀笔站起来。不过, 他是不会学着阿娇的样子扭动身体的,有碍观瞻。
刘启来到外堂空旷处打拳,他少年习武,不仅拳法不错, 更会舞剑。等身上出汗, 他停下来,一看时间快到午时,问站在一边看他练拳两眼发光的阿娇问:“咱们午膳用什么?”
阿娇:“酱大骨、锅包肉和春饼。”
刘启:一个都没听过, 就酱大骨勉强能猜到成品的模样。
两个人说着话,不一会膳房派人来问:膳食备好,可以摆膳吗?
刘启忙碌时不觉得,一套拳打下已是饥肠辘辘:“让他们送上来罢。”
两个内侍抬来食案,面对面摆放。刘启若留下臣子用膳,一般为表达亲近之意,双方的食案都摆得很近。面对阿娇的话,纯粹是方便说话。
汉朝是分餐制,碗碟袖珍,杯盏玲珑,一份菜往往量并不大。
成年男子拳头大的酱大骨用的是猪的棒骨,一根骨敲成两段。成品呈现出诱人的枣红色,酱香四溢。
什么都好,就是被碗碟衬得格外大块。
阿娇净手之后,直接双手拿起来就啃。
一口咬下大块的肉,只觉软烂入味,越嚼越香。
刘启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嘀咕一句:“有匕不会用,吃得满脸都是像一只花猫,也不怕御前失仪。”
阿娇:我还小,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刘启用一头可切割的类似现代餐刀,一头为勺的餐具切肉,几次尝试,发现直接把肉撕下来最方便。肉虽没脱骨,但一扯就掉。他拿起一块放入嘴中,吞下之后,高声道:“拿我的酒来。”
阿娇:“我陪舅舅饮。”
吃到好肉的时候配上好酒绝对是莫大满足,可她年纪还小,身体正是发育的时候,不能喝酒。
刘启心说,要是让老娘知道我让你喝酒……呵呵。正要拒绝,就见阿娇对一旁的侍膳宫女道:“给我一盅奶。”
刘启:“……”
骨头啃完,锅包肉正好送上来。
这辈子阿娇把铁锅弄出来之后,锅包肉是头一个用上它的“炸”菜。端上来的时候,淡金色堆成小山状的肉摆在乳白的玉盘中,很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