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看向老太太,上前抚着她起伏不定的胸口说:“外祖母,阿娇来了!”
老太太深深呼一口气,压下愤怒道:“来得好!你来评评理……”
阿娇心中叹息,抱着老太太的胳膊把她拉起来。
“等会儿评理不迟,您衣衫上沾着汤汁呢!阿娇先陪您进去更衣。”
随着两人的离去,殿内凝滞的氛围,终于被打破。
内室里,阿娇心疼道:“您一急腰背就出汗,不快些更换衣物容易着凉。上回就是因此染上风寒……”其实往里衣内隔一层干爽的布也行。
现代很多家长带孩子都不忘准备隔汗巾。
老太太知道自己每次生病,都会让阿娇担心,闻言底气不足道:“都是你大舅舅的错,把我都气糊涂了。”
人的情绪往往是上升很快,却不可能一直维持着长久的愤怒。阿娇一打岔,老太太明显没有刚才的激动了。她回过神来,甚至觉得帝位更迭之事,不该让阿娇参与。
一个弄不好,容易招来两个舅舅的埋怨。
可阿娇却觉得此时是说话的好时机。
“外祖母,我知道你为什么生气。您疼爱二舅舅,希望天子的宝座由两个儿子轮流去坐,未来都能葬在帝陵之中,享受万世的供奉。在您的心里,这才一碗水端平。”
这话说到窦太后心坎里,她不住地点头:“还是娇娇知道外祖母的心。”
阿娇话锋一转:“咱们做个假设,若二舅舅顺利继承帝位,他百年之后,又该传位给谁呢?”
窦太后脱口而出:“自然是他的侄儿。我瞧着你大舅舅属意彘儿,正好他年纪不大,性情又聪慧。你二舅舅肯定愿意封他为太子!”
“二舅舅此时肯定是愿意的,可他对侄子能有多少感情?他一定更疼爱自己的儿子。到那时候,再来易储……”
阿娇看着外祖母道:“必定兄弟猜忌,朝廷不宁。一家人动起刀枪来,出现兵变也不奇怪。”
窦太后猛地攥住阿娇的手。
她说不出让刘武继承皇位,再世代相传的话。因为对长子太不公平,本朝的观念为长子、长孙支撑宗族,奉养父母,所以她不能把该是长子的,拿去给幺子。再偏心也得有个度,她可以耐不住幺子的哭诉,让他过一把皇帝的瘾……自家的天下,商量着来嘛!
可江山不能归于武儿一脉。
现在,窦太后清醒许多,只觉得之前的自己是魔怔了。
她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如何能为一己之私,让好不容易过上平安和乐日子的百姓们,再陷进战乱和困苦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