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宗族的长者踌躇道:“今日或许不是出殡的好日子……”
阿娇知道,此时若不能让两套棺椁出门。事情定然有变,谁能抵挡和政/权结合的是想呢?她可能无法完成阿母的遗愿,也无法达成董偃的期望了。
她正欲上前,忽听一道低沉浑厚的声音道:“谁人胆敢扰乱葬仪?”
随着一声“陛下驾到”,堵在门旁的人纷纷让行。
刘彻指着鼻子还在流血的官员道:“将此人关押审讯,一定要问出他有什么阴谋。”
大儒上前一步,高声道:“陛下,此人无错。他维护的是您治理天下的依据啊!”
刘彻充耳不闻,径直从大儒面前走过,走到棺椁旁,高声道:“起棺!孤为姑母送行。”
一众儒生皆惊。
天子开道,宿卫腰间挂着箭,背后悬着□□,谁敢挡在公主府的门前不成?
等大儒反应过来的时候,棺椁都快运出半条街了。他双眼一闭,晕厥过去,左右的惊呼并无人搭理。
一日忙碌已毕,阿娇刚回公主府,便远远看到敞轩里赏月的刘彻。她难得没有回避,而是走上前真诚道谢。
刘彻:“娇娇不必客气,孤愿意为你做任何事。只要你想,只要孤能办得到。”
阿娇:“……”
好半晌,阿娇磕巴着憋出一句话:“陛下,你是个好人。”
刘彻:“……”
这是夸他吧?
为什么他莫名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话呢?
第114章 吃醋
黄昏, 金乌坠落。
未央宫,椒房殿。
“儒生王文虎在廷尉大狱中自尽而亡……大儒谢纯昏厥不醒……”
“你下去罢!”
“喏……”
卫子夫目送下属离去,询问左右:“太子此时在干什么?”
一名内侍道:“太子未离北宫, 想必是在屋中读书。”
卫子夫目光涣散,喃喃道:“他的父亲喜欢习武, 身为儿子又怎能重文而轻武呢?”太子有很多位德行兼备的太傅, 没有一个人能劝说他以父亲的喜好行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