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信心满满,觉得妹宝一定会爱她,妹宝现在年纪还小,没有主意,而且公子对她不错又有钱还长得好,难免想不清楚,等遇到一些刺激,长大了思想成熟,想明白就会求去了。
? 51、51
她为什么不关心钱的是, 家里自从买了几亩地,如今都种上了,也算有了指望。
她自过了明路, 成了通房丫鬟,月银就从原本的一贯钱涨到了三两银子, 这已经跟侯爷身边生育过孩子的姨娘是一个待遇了。
因为她既然被裴境收入房中, 月银就不再走公中的账, 是二房单独来出, 其中的二两乃是裴境定的,跟二公子的通房丫鬟是同样的例,还有一两是二太太做主给添的。
二太太与公子, 越是对她厚待, 她便越是难过,越是不安, 越是不知所措。
这些钱她一分没动,更不敢拿着去补贴娘家, 都攒了起来,她不知为何,就是觉得若用了这些银子,欠公子的会越来越多。
洛京书院里的老师们, 都是进士出身,乃是洛京几大世家联合出资创办的, 里头的学生, 也都是各大门阀的杰出公子,或是各世家扶持的有才之士。
裴境幼年时, 二太太虽为他请了大名鼎鼎的松石先生为西席, 但他也是去过洛京书院上过学的。
他也资助了一些寒门子弟, 却不曾资助他们上洛京书院。
他做出如此承诺,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她沈妙贞。
沈妙贞很感激,却也更加觉得难受和不堪,若欠公子的越来越多,以后她还能离开公子吗,是不是这辈子都会被绑在公子身边。
“束脩太贵了,我们家就是普通的农户,哪里能拿出这么多钱来。”
裴境失笑:“有我在,还用你担心银钱的事?”
这是个机会,若能上洛京书院,弟弟只要刻苦的学,好好的学,一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沈妙贞知道,如果公子真能把弟弟送去洛京书院读书,这就是他们一家子的造化。
公子对他们家的大恩大德,她是根本没办法回报的,那些因为恐惧,因为对未来的害怕,而产生的想要逃跑的想法,再也说不出口。
“你这样犹豫,是怎么了?”他揉捏起了她的耳垂,颇有几分漫不经心。
“奴婢,奴婢只是觉得,公子对奴婢,实在很好,不知如何报答。”
裴境嗤了一声:“你现在才发觉我对你的好吗?既然自己心里明白,就安生的呆着,老老实实的,不要多想,你家的事有我在。”
他本想问一句,我若给你办成此事,你要如何报答本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