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谁知还有后续,此时听到有人状告他杀妻,连帏帽都掀开,惊愕的看向自在喝茶的裴境。
裴境巍然不动,只是对她微笑片刻,什么都没有说。
接下来就更精彩了,那小丫鬟是孙秀才那个童养媳的丫鬟,在孙家发迹后买来服侍夫人的,夫人前年开始缠绵病榻,本来只是小病,吃几帖药便能好,谁知却病的越来越重。
而年前大夫明明说,只要将养着,按时吃药还能拖几年,可夫人却在开春的时候忽然暴毙。
这小丫鬟好几次看见孙秀才偷偷在膳房熬药的地方徘徊,怀疑是孙秀才杀了夫人,就是嫌弃老妻,想要娶新夫人。
今日拼着性命也要求知县大人,给她死去的夫人一个清白。
后面断案,真是鸡飞狗跳,孙秀才一直矢口否认,那小丫鬟居然把夫人死前一个月吃的药渣子还留着,知县大人顿时让仵作和医馆的刘大夫一起到场,辨别药渣。
果然,在药渣里面,发现了十八反的乌头和贝母。
孙秀才还在喊冤,赵知县便叫给他夫人看病的大夫前来辨认,大夫到场呈上药方,因他夫人有哮症,内湿热,他开了贝母,用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并没有开乌头。
他行医多年,怎会不知十八反的药物,若加到一起,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生毒性。
而下乌头的人不可谓不恶毒,下的还不是药性弱的草乌川乌,竟然是黑乌,这吃下去与贝母相冲,哪有不死人的。
赵知县又叫人去搜查孙家,果然在孙秀才房间床里面,发现了没用完的黑乌。
这些证据确凿,孙秀才是没办法抵赖了,孙夫人是童养媳,却对孙家有恩,一力支撑他考中秀才,孙秀才此举乃是恩将仇报。
大梁律法,百姓杀妻,则要砍头,有功名者杀妻,虽不致死,惩罚也很重,赵知县按照律例,革去孙秀才的功名,杖一百后若还没死便流三千里。
就算是武夫,实打实的被打一百杖也就剩下一口气,更何况孙秀才一个书生。
沈妙贞心惊肉跳,听着孙秀才一开始还能惨叫,后来便没了声息,怕的都有些发抖了。
这样活生生的听到有人被打死在眼前,沈妙贞哪里见过这种事,拿眼觑裴境,声音细弱。
“这个……是公子做的吗?”
裴境嗤笑一声:“他自己做下了恶事,我可没栽赃他。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