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太略一沉思,便知道她说的是谁:“老师说的是端砚那个孩子吧。”
“是,听说是你儿子的枕边人?你倒是很有眼光,这孩子不光模样有一点像明华,性子也很沉稳,就是过于谨慎小心了,瞧着怪让人心疼的。”
这姑娘不光有两分像徐家姐姐,还有三分像海家哥哥呢,当年看到她第一面,她便震惊,这孩子怎会如此像那两个人。
“不是我有眼光,这孩子……是境儿自己选的,境儿一向自己有主意,这姑娘进退有度,是个知礼的好孩子。”
二太太叹气:“我第一回见了她,也似乎看到了徐家姐姐,可已经问清了,这孩子的母亲虽然也性徐,却是地地道道的洛京人,从没去过西京,一切都是巧合。而且当年,徐家姐姐和海家哥哥,并没有孩子,若他们有子,我就算拼尽全力,也要护住那孩子,可惜……”
李嬷嬷道:“那这就是上天赐下来的缘分了。”
“明华她……可能并没有死。”
二太太陡然一惊:“老师,您说什么?”
他们两人在内室,把丫鬟都遣了出去,她仍旧不放心,亲自出去瞧了瞧,生怕隔墙有耳,见到丫鬟们都在院子里,离的很远,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回来压低了声音:“老师,这话可不带开玩笑的。”
“不是开玩笑,你可知道温国公?”
西京的人谁不知道温国公,虽然她嫁到了洛京,却是实实在在在西京长到了十七岁,温国公可是昭武元成温皇后,那位荣宠一生的皇后,把持几十年朝政的太后的母家。
“我来洛京之前,去了温家,惊鸿一瞥,看到了一个女子,生的有点像明华。”
李嬷嬷摸着自己的额头:“看着不太真切的样子,但是那模样跟明华很有些相似。”
二太太默然:“也许是老师你看错了,姐姐她自尽而亡,尸身是我叫人收敛与海家哥哥合葬的,我当时看了,那张脸明明就是徐姐姐。”
“温公爷他,年轻的时候就一直爱慕徐家姐姐,可徐家姐姐被牵连入了教坊司,是不得赎买的官伎,只有大赦天下才能自赎或他赎,温公爷难道敢冒大梁律法,偷天换日不成?”
“他可能……只是寻了个相似的替身。”
李嬷嬷揉着额角:“我打听了,温家人都说那是国公的如夫人,爱妾,为国公生育了二子一女,不姓徐,姓程,乃是扬州人士。可是,也实在有些太像了,简直就是明华再世。”
二太太叹道:“可能只是面容相似的人,老师,这件事我们还是压在肚子里,传出去对温家没有好处,对我们也是……”
“我怎会不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海、徐两家都已经没了,也就只有我们这些旧人还记着旧事,我也只是同你说说罢了,你莫要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