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心腹知晓了沈妙贞的哀求, 叫沈妙贞又抄录了一封一样的, 一封飞鸽传书, 一封快马加鞭去往北宁府。
果然, 不到半月,沈妙贞就收到了回信,是温齐的亲笔信。
温齐信中说, 裴邺去了昭武军后的确分在了他的麾下, 第一次于蛮族交战,便立了个小功, 得了赏银。
但蛮族突袭于北宁交壤的顺宁,昭武军驰援途中, 裴邺带着一小队人马,为了拖住深入腹地的蛮族骑兵,进行了惨烈的厮杀,虽然勉强拖住了他们, 那只小队也全军覆没。
温齐回去也找过,那处是一出悬崖, 下面便是低洼的谷地水潭, 他们没有找到裴邺的尸身,但在此种情形下, 裴邺绝不可能还活着, 若是活着也早就能归队了。
后面便是洋洋洒洒, 温齐的愧疚之预,沈妙贞托他照应裴邺,他却没有做到,自觉无颜面面对她。
战场之上,说护住谁,本就是笑话,战事瞬息万变,即便小公爷有心,可他毕竟不是神。
沈妙贞听他留在西京的这个心腹说了,这一回蛮族突袭,小公爷也受了不小的伤,到现在还在卧床静养。
若不是因为她的事,别人去信,请求温齐帮忙查人找人,他必然是不理会的。
这封信给裴郤也看了,本来还心存侥幸的的他,顿时也瘫软下来。
此时,他们才意识到,他们这个裴家,一直在前面遮风挡雨的大树,从十二岁起就去码头搬货养家,让这个从穷困潦倒,一碗破米粥轮着喝的家,变成吃饱穿暖还使的起奴婢的小康之家,这个主心骨,没有了。
他此时想哭,但半个月的拉扯,眼泪早就流干了,而面对亲娘的泪水,他也不能哭泣,连大嫂都支撑着这个家,他是个男人,怎么可能比不上一个妇人。
于氏早就没了那天跟沈妙贞撒泼打滚的精神气。
裴邺的死,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她并非是个纯然不通情理的农妇,除了偏袒二郎,在情绪到达了顶点过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太过激的举动,只是一下子好像老了不少。
沉默,在沈妙贞和裴郤之间,只有无尽的沉默和于氏低低的哭泣。
良久,沈妙贞终于说了话。
“办丧事吧。”
裴邺为国捐躯,却连尸身都没能留下,她仍然记得,当初裴邺与她开玩笑,说若他将来成了大将军,必然精忠报国,为大梁百姓而战,便是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所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便是他们武人的家国气概。
那时,她还生了气,恨恨的去拧他的耳朵,拧的他嗷嗷叫唤。
裴邺这才凑过来跟她保证,他一定会活着回来,还嬉皮笑脸跟她调笑,说他的小娇妻这么美貌,他可不能死在战场上,到时候叫娇妻嫁给了别人,让别人享受这温柔乡。
而一转眼的功夫,他就这么的离开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