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如今陛下治国有方,天下太平,实乃万民之福。”言官继续传话。

文濯兰一听别人提起陛下就心惊胆战的,忙岔开话题:“待会儿太元街有舞狮和高跷演出,可要选个位置好一些的雅间,最好是能一边用膳一边观赏。”

“殿下说,不必担心,他已经安排好了。”

文卿一路上都很寡言,安静地听着众人说话,不知为何,他提不起一点兴致。

雅间落座,皇室自然居上位,瑞王却请文卿先坐,文卿并未推辞,只是走到窗边,目光随着锣鼓喧天飘散。

开春了,衣裳却并不单薄,他鲜少穿亮色,今日好不容易披了件烟波紫织锦鹤氅,面色却未见丝毫好转,更深的愁绪反而流连在眉间。

“晏清?”文濯兰试着唤他一声。

“晏……”

“战事休,天下平,百姓安。这样好的日子,明明是我求之不得的。”文卿看着街道上不停滚跃的舞狮戏团和周围喝彩叫好的百姓,早春的光流淌在一张张开怀大笑的脸上,“可我却觉得这一切离我非常遥远。”

“……是我的错觉吗?”

瑞王不明所以,文濯兰却只是偏开头,跪坐席间胡乱摆着碗筷,喉咙滑动着,似乎咽下了一团什么,很酸,很涩,眼泪瞬间就蓄满了。

“公子大病初愈,多少会感伤些。”春阳上前将文卿搭在窗栏上的手扶起来,扶着他慢慢往回走,坐在文濯兰对面。

“姑姑因何而哭?”文卿注意到案上点滴分明的泪水,有些怔然。

“我为天下有情人而哭。”

“天下有情人如鸳鸯,如春燕,如野凫,成双成对,逍遥自在,姑姑何必哭?”文卿拿出绣帕为文濯兰拭泪。

他记忆里,姑姑并不是这样多愁善感的人。

可是最近,他的记忆好像出了些问题。

他记不清姑姑为何会重返京城了。

好像姑姑一直都和他生活在一起。

但那怎么可能呢?

她原是扬州绮玉楼的花魁娘子,行走江湖的女侠客,当初怎么会无缘无故地住进状元府?

“晏清说得对……有什么可哭的呢?”文濯兰故作轻松地笑笑,“可能是年纪大了,思绪也泛滥了。”

“姑姑年纪才多大。”文卿收回绣帕,沏了杯茶递给文濯兰,尽力露出一个微笑,“姑姑是要长命百岁的人,如今的路还未走多远呢。”

“春阳,吩咐小厮布菜罢。”

碗里的酒酿汤圆各个白嫩饱满,碗口浮着几颗枸杞,红枣将汤色衬得格外清亮,飘散的雾气中漫溢着甜味和芝麻香,瑞王早就饿了,吃得快了些,言官跪坐在他身边伺候他,见他差点呛着,肃声嘱咐了一句慢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