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状态相当不错的一场比赛,可他依旧输给了陆鸣。
对方早已不是07年大阪世锦赛时只能在自己身后追逐的模样了,对方是这个世界上对他最有威胁的选手之一。
盖伊是极少有负面情绪的,他所有的负面情绪几乎都来源于陆鸣和博尔特。
自06年在美锦赛上一鸣惊人后,盖伊一直觉得,属于他的时代就要到来了,然而,现实比他想象中更为残忍——08年奥运赛季负伤,看着博尔特在这个项目上缔造了自己的王国。
09年和10年则是陆鸣的爆发,自己输掉了所能输的所有比赛。
大阪世锦赛时,盖伊和博尔特以及陆鸣都交过手,他那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两个人竟然会成为自己命定的对手。
宿敌。
对于短跑项目、对于热爱短跑的观众们来说,能够见证顶尖短跑选手征战赛场的一幕无疑非常美妙,对于短跑选手们而言,出色的对手也的确能够推动自己进步。
但前提是——自己是赢的那个人。
身为失败者的滋味着实不太美妙,他更想成为被推动着进步的那个人,而非在赛场上激励了对手、自己却失败的那个人。
盖伊觉得现在的自己就承担着那样的角色。
受伤、训练、失败,再受伤、训练、失败,几乎成了恶性循环。
盖伊是无比渴望胜利的,这是他在竞争激烈的美国短跑项目上突出重围的原因,他对胜利的渴望超过任何一位对手,迪克斯、帕顿、斯皮尔蒙……在盖伊眼里,全美的短跑运动员中,只有一个人的渴望胜过他——贾斯汀·加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