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叔,进来坐坐。”纪娘子也出来招呼,“这个时节鱼不好捞吧?”
三叔笑了笑:“人家不会捞的确实捞不上来,可我们就是在水上吃饭的,几条鱼还不是轻轻松松?”
他冲柳贺招了招手,示意他看木桶后面,只见木桶后面还有个布袋,里面似乎垫着一层,布袋口这会儿正拱出一个毛绒绒的脑袋,看着个头有些小,所以脑门上那层毛也比较稀。
“贺哥儿你不是想要只猫吗?喏,猫来了。”
三叔为人稳重踏实,但他常年
在码头、水上待着,见识到的小玩意儿也多,柳贺想替纪娘子找只猫来养,回家时和三叔提了一嘴,没想到才过几天三叔就找到了。
要是有手机就好了,他怎么也得发个朋友圈,让施允好好羡慕羡慕。
这是一只三花家狸,个头还小,不过精神倒是足,两只眼睛圆滚滚的,一看就是老鼠的克星,养了这一只,至少不用担心家里书被老鼠咬了。
三叔从身后抽出一张纸:“这是在城里遇到的猫,主人家还带了猫契过来。”
柳贺不由笑了:“我这就写契。”
既然主人家带了契书,柳贺还礼自然不能太简单,他准备了一些茶叶和盐,托三叔有空时带过去,不用想柳贺也知道,这猫绝对是文化人家里的猫。
宋代的时候,养猫就是要给聘礼的,有主之猫给主人聘礼,没有主人的猫则要给猫妈妈聘礼,老百姓养猫倒是没有那么多讲究,可文化人养猫就不同了。
黄庭坚有一首《乞猫》诗就写了,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