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为何?

姜士昌的那篇四书文被唐知府画了一个圈,而柳贺呢?不仅四书文,五经文上也有一个圈,足足两个圈,这便说明他第二道题答得比姜士昌还要好。

科举判卷中,文章共分五等,圈代表第一等的文章,第二等便用尖来表示,第三等文章用点,第四等用直,如果是第五等,直接一个叉表示再见。

所谓可圈可点,正是表示文章可读。

当然,所谓五等法一般用于乡试及以上级别的考试,府试倒是没那么严格,但两个圈就足以证明唐知府对柳贺文章的欣赏之意。

众人再去一读,当下再无质疑。

“好文章啊!值得一读再读。”

“若非这首五言八韵诗差了些,案首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能入府试前十的文章不说篇篇写得花团锦簇,可的确有凌驾众人的地方。

众士子看向柳贺的眼神不禁有些复杂。

原先柳贺说自己制艺三年,众人只是有些惊讶罢了,对柳贺才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但此刻,柳贺文章就在眼前,因而给在场众士子带来的冲击也格外大。

柳贺三年的功底足以抵他们十年。

“去寻个熟悉的文手来,这等出色文章非得抄下来仔细研读不可。”有士子赶紧吩咐仆役,“价钱给得多些,但要把字抄准了,一字不许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