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应天府即现代的南京,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以应天为首都,永乐后期则由朱棣迁都顺天府,为明代两京之一。

眼下应天府人数有一百多万,放眼整个大明也是超特大城市的水准,何况首都虽然撤了,各部的建制却依旧保留,且城市规模宏大,城门便有四座,后世南京地铁站的明故宫、大明路便是得名于此。

除此之外,后湖,即玄武湖还有一座黄册库,这是自洪武朝时起全国赋役的档案库,可见南京的地位比之其他布政司的首府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在后世不少人看来,定都北京倒不是个坏决定,毕竟南京虽有六朝古都之称,但定都于此的王朝大多短命,当然,纵观整个中华文明史,定都南方的王朝命数大多不怎么样。

柳贺和施允一路上走走看看,到了应天府城时,还是被整座府城给震撼到了。

确实有虎踞龙盘的景象。

待两人入了城,更觉应天繁华远胜镇江数倍,不过很快就要考试了,两人也无暇细看城中风光,先把考试过关了再说。

两人提前了两三日过来,因为在府城中没有熟人,无法提前定客栈,只得在考试前先过来,镇江府好歹离得近,柳贺与施允二人虽说要受些罪,倒也在可承受范围内,而其他地方的士子赶过来一趟可就不容易了。

第48章 开考

柳贺在客栈安定下来之后,便与施允二人一同温书,距离院试只有短短几日,柳贺并不期待自己的文章能再上一层楼,这时候也只是依平日的习惯在行动罢了。

随着考试临近,客栈中各地的士子也越来越多,柳贺耳中听着的都是各地方言,考试前,士子们有闭门读书的,也有乘坐画舫游历秦淮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