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连视线都未交汇。
施允只在交卷的那一刻和柳贺交换了眼神。
柳贺将试卷收掌好,便将之交予弥封官。
他结束任务后,负责提调的礼部尚书和礼部左侍郎汪镗特意朝他看了一眼。
两人此时想的都是,若非会试中柳贺将张居正长子筛落,这读卷官张居正恐怕要避嫌不任。
然而张居正有五子,次子张嗣修也已进学,下一科会试必然是要参加的,柳贺能抑其长子,莫非还能再抑次子、三子不成?
殿试过后,柳贺在翰林院中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天子《论语》的授课仍由他负责,柳贺授课时间久了,讲起课来更是得心应手,为了备好课,他几乎是阅遍了典籍,只为能在最大的限度上令天子明白。
天子年少,性子难免有些顽劣,因而李太后与张居正用的都是压制的法子,柳贺却觉得孩子完全不能这么教,毕竟人都有逆反心理,一味压制,反弹起来反而会更可怕。
但《论语》数章也要讲完了。
柳贺心中也忍不住想,他到底什么时候离职呢?
事实证明,离职这种事并不需要等太久。
这一科殿试后,孙继皋、余孟麟、王应选三人位列一甲,会元孙鑛名列二甲第四,施允则在二甲第二十一,殿试出榜这日,柳贺也在百官之中见证了新科进士的荣光。
施允是镇江府唯一的上榜者。
然而,待众位新进士就位,孙继皋、余孟麟、王应选入了翰林院,内阁却罢了今年的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