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柳贺见了吴桂芳,将事与他细说了一番,河道下拨的银子本就专管河道事,至于是用来疏渠还是用来筑堤,那都是各地自由支配。

张居正将治河事交托吴桂芳,治河的银两当然是给的充足的。

“泽远莫要过于心忧,这水不是停了一日吗?”

柳贺巡视过高邮湖之后,到了晚上归衙,雨势倒是渐渐停了,但柳贺心中却没有那么乐观,第二日时,高邮、宝应二地已是派人前去将堤坝加固,风仍旧很大,天阴阴沉沉的,不知何时雨又会落下来。

顾为懂一些天象,他预估这几日恐怕还有雨,不过同知衙署内众人倒是乐观,似是觉得柳贺在没事找事。

有人将此事汇报给了扬州知府,扬州知府笑道:“柳三元初来乍到,本官也不能全不给面子,总要叫他做成一两桩事,这样他日后撞了南墙才不会埋怨。”

扬州知府这话说得倒是轻易,但是干事的高邮、宝应二地可就不乐意了。

“这堤坝春夏里加固倒也罢了,秋冬里也来加固,这不是折腾我等吗?”

“书生只知写文章,哪里懂得我等筑堤的辛苦?”

柳贺对高邮州、宝应县的要求都是尽快,因而河堤上这两日都是一派热闹景象,尤其在清水潭一处,柳贺更是格外重视。

管河的官员大多经验丰富,秋冬时节淮河发生水灾的情形很少,即便有,灾情也是小打小闹,不会殃及民生。

“上面一张嘴,底下跑断腿,这雨若是不下下来,岂不是辜负了我等日夜守河的辛劳?”

宝应县管河官员才抱怨了一句,只听风声又在作响,这一刻的风势比方才大了许多,随着风在河岸呼啸着,豆大的雨点忽然自头顶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