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朝,地方官员没有死刑的执行权,针对死刑,朝廷有朝审和会审制度,会审即“三司会审”,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主官对案件进行审定,务必要理由充分才可对犯人执行死刑。
各种刑罚中,杖刑的轻重取决于衙役下手的凶狠程度,在地方上,一些官员就是靠着杖刑敛财,银子给的多的便高高抬起轻轻放下,银子给的少的,被活活打死的都不知凡几。
有些地方甚至掌握了“内八”与“外八”站立的技巧,若站位是内八,则轻轻打,若站位是外八,则狠狠打,一点情面也不留,人是死是活则全凭运气。
……
眼见方才还得意洋洋的江西桥此时成了一团烂肉,府衙内外都噤了声。
柳贺年纪轻轻,面对此番场景竟然未被吓住,还与傅孟春闲谈了起来:“本府出了这等奸恶之人,倒叫大宗师笑话了。”
“也是老兄对生员们巡视不够的缘故。”傅孟春笑道,“多亏泽远你明察秋毫,才能将这等败类揪出。”
两人互相吹捧了好一阵,看得一众官员纷纷侧目。
前任谢知府还在时,傅孟春可不是这种态度。
南直隶提学御史与扬州知府同为四品官,但因提学御史巡一方学政,拥有对各府文教的考核权,在地位上便隐隐高过知府一头。
傅孟春上回巡扬州府时,他对谢知府可谓不假辞色,哪像与柳贺闲谈时这般客气!
这一方面因为傅孟春与沈鲤同为嘉靖乙丑年进士,彼此间有交集,柳贺因沈鲤的缘故结识了不少官员,而另一方面,柳贺同样是沾了张居正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