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柳贺仍留在翰林院中,“翰林院文章”恐怕也不会沦为京中谈资了。
众人正议论着柳贺文章,却有一翰林出声道:“各位兄台是否太高估柳泽远了?柳泽远若是能令张相回心转意,他自己恐怕都不必去扬州任那亲民官了。”
“刘台之事,各位仁兄为之奔走已尽了力,如今若仍拘着此事不放,各位恐怕也会得罪张相。”
翰林院中人事虽简单,但一众翰林之所以刻苦表现,无非也是为了在詹事府中占据一席之地。
刘台之事,有人反对张居正的做法,自然也有人支持。
听得张元忭几人时不时将柳贺挂在嘴边,甚至写信请柳贺帮忙,不少人心中都是不屑。
翰院中前途无量的官员那般多,偏偏还有人惦记着那柳泽远。
吴中行听了此言有些生气,张元忭却伸手拦住他,示意他争吵无益,但史馆中讨论《论商》一文的氛围却没有了,众人无甚趣味地翻着手中的条文,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压抑。
就在这时,史馆中蓦然有人推开门:“诸位,子畏兄被放出来了!”
“可远兄,快将此事细细道来!”
于慎行方才跑得极了,此时弯着腰狠狠喘了口气,才道:“子畏兄被从诏狱中放了出来,只是此次他恐怕要被贬至贵州,不过他家人都无碍。”
“能保住性命便是好的。”
原先他们以为,刘台恐怕要被贬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