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此景,柳贺出声道:“各位大人,《会典》条文可修完了?本官在此候着各位呢。”
重修《大明会典》乃是本职,翰林们闻言退去,不过难免有人在心中想,柳贺这官做得越大,胆子却越小了,当年会试中筛落张敬修的柳三元去哪儿了?
柳贺稍候了片刻,黄凤翔先交了条文过来:“学士,为何……”
柳贺道:“鸣周兄,多说也是无益,因张相夺情之事,各衙门的官员都无心办事,无论如何,咱们翰林院总不能与旁的衙门一般。”
黄凤翔闻言点了点头。
事实上,张居正此次夺情,关注的远不止翰林们,便是六部尚书与内阁学士们也极是关注。
“鸣周兄,我有一事要请你帮忙。”柳贺示意黄凤翔附耳过来,在黄凤翔耳边低语几句。
黄凤翔眉头紧皱:“学士,真要如此?”
柳贺点了点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到时候我来便是。”
……
在这之后,因为张居正一直不走的缘故,朝野上下的争论声越来越大,而天子对张居正厚赏如故,给张居正父加祭五坛,又命礼部及工部主事致祭、治丧。
天子都如此恩遇,张居正无论如何也该动身了吧?
此次张居正倒是上了书,乞求天子允他回乡守制,但天子仍是不允。
按大明朝的规矩,臣子要归乡,若不上疏个五六回,天子再加以挽留五六回,足以证明你这官当得失败,张居正的推辞并未出乎众人意料。
柳贺将《会典》条文交予汪镗时,便听汪镗道:“泽远,明年大统历已进,张阁老将贺文交予翰林院,你去见张阁老,与钦天监将此事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