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不过……想及天子大婚后便是成年,柳贺也颇感头痛。

若是在民间,男子成婚之后必然得担负起家业之责,天子如今却仍听李太后耳提面命,张居正也并无将权势让渡给天子的意思。

这事着实是难。

柳贺也理解张居正,田亩、河道、财税、人事……样样改革都处于关键期,若是乍然交予天子接手,好好的事情必然会变得一团糟。

“泽远若是想动,我愿为泽远在大冢宰面前提及。”郑汝璧道,“泽远不必此时答我,日后慢慢想便是。”

柳贺不知郑汝璧突然提及王国光是何意,但今日郑汝璧与他提及此事,必然是有要和他亲近的意思。

对柳贺来说,与吏部文选司郎中交好自然是求之不得,从刘台遭廷杖后,柳贺便发现了自己为官生涯中的最大问题——人脉。

他在翰林院中结识的都是翰林官,翰林官在官至吏部、礼部侍郎这样的高位前,在官场上建树有限,可

一旦上位成功,如申时行这般,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因而柳贺也算是反省了一番,无论如何,多结识几个朋友总比结下仇家要好一些。

茶喝得暖了,柳贺便向郑汝璧提及,他有一好友如今仍在陕西任职,可否将之调回京,若是不能回京,也请往浙江、福建等富庶之地。

按施允的资历,他早就能任新职了,然而他在官场上没有背景,为人又正派,此时便仍留在陕西,官位只升了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