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潞王是太后疼爱的小儿子,削减他的开支,李太后当然是不愿的。

柳贺提的第二点,张居正也不由反驳道:“宗室年满五十者便削减俸禄,此事不仅宗室不会赞同,百官也会反对。”

大明以孝治国,年老之人尤其应该得到奉养,张居正承认柳贺这主意不坏,即是将宗室领俸的年岁控制在十五岁至五十岁之间,年限一固定,领俸的数目自然会削减,此事也能逼迫宗室子弟勤俭度日,不乱花乱费。

但可以想见,此策一旦施行,朝中会有多大的反对声。

柳贺也觉得这主意挺坑,因而他又提了一个想法。

“十五岁至五十岁的宗室子弟,月俸降三至四成,待其六十岁后,再涨三至四成?”

柳贺想的,其实是工龄制度,即年岁越长领俸越多,宗室子弟年少时可以少领一些,毕竟有封号的宗室子弟,其父祖的封号必然更高,有些宗室子弟即便上了十五岁,其俸禄仍归父祖分配。

大明百姓的平均寿命低,官员权贵的寿命却并不算短,若是按工龄制度来执行,年长者所领的俸禄就要比如今多一些,这样政策一施行,年岁长的宗室的反对声便会低一些。

张居正道:“你细细道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柳贺参考的就是后世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大明朝官员的俸禄参照的往往是职务,当然也有靠职级领俸禄的,比如重臣的祖父、父亲等,会被封个虚衔,待遇则与品级对应,但这些人实际上并不任官,只是享受待遇罢了。

而宗室,柳贺觉得可以靠职级,一档年龄一个标准,对朝廷有功者则再加薪,鼓励藩王在封地内兴水利农业,救助百姓等,也要求王府官员加强监督。

他这既非凭空捏造,也非妄想,毕竟不管是工龄还是职务职级并行制度都是后世使用过的比较成熟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