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提及王府事,这主事是大吐苦水,宗室们在各地闹出的事太多,弹劾的奏章往京中递了之后,就有相当大一部分交由礼部处理,且王府官员会弹劾宗室,宗室也会弹劾王府官员,除此之外,若俸禄领不齐,折色不足,祭祀礼仪等出了问题,王府科都得负责处置。

总结下来六个字——惹不起,躲不起。

柳贺听了也不由为王府科的主事掬一把同情泪,确实是苦恼万千。

柳贺毕竟是南直隶人,对于藩王之害感受不深,可他在翰林院的同僚们,若有出身于藩王集聚之处的,对藩王可谓深恶痛绝。

且藩王们虽被夺去了兵权削弱了手脚,可对于涉及宗室的事,他们依旧有影响朝廷的本事。

比如削藩之论一处,京中便有传闻,说张居正在挟私报复。

京中皆知,张居正祖父正是辽王府护卫,当年其祖父之死也与辽王有关。

从这个层面上讲,张居正对藩王自然没有好感,不过从操作舆论的角度,这样

无疑可以削弱藩王们在地方上大肆扰民、奢侈无度的印象,让藩王们成为惨遭张居正迫害的小可怜。

种种事例累积起来,再加以渲染,张居正的形象便再没有了翻转的可能,他在世时无人敢对他如何,可一旦他过世,来自各方的报复可谓十分惨烈。

所以那日在见张居正的最后,柳贺和他说,若内阁愿意采纳他的这份建议,便向天下人告知此事是他柳泽远所想。

张居正却反问他:“你以为我会问一句天下人诋毁?”

柳贺道:“此事是礼部份内之事,又是弟子的职属,弟子也不能世事叫恩师冲在前。”

因为天下人早已知晓,如果没有张居正支持,削藩这事是注定进行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