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贺道:“陛下,臣实不擅诗,然臣为礼臣,既是使者相邀,臣也只能献丑了。”
琢磨诗的过程中,柳贺也考虑过当文抄公,清代诗歌虽远不及唐宋时,却也出过“草长莺飞二月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名句,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拿出几首,震惊四座绝对是没问题的。
不过柳贺心理上过不去这关,仍是自己写了。
这诗他已备了数首,一首给使臣,一首呈于天子,呈上诗时,柳贺心中一派镇定。
天子也没要他诗才比过李杜,柳贺竭尽所能交差,仅此而已。
“客至惊天意……”使臣接过卷轴,细细品读了起来,他能被朝鲜国君派来出使大明,是因其对大明文化了解甚深。
柳贺不擅诗这事使臣其实知晓,他倒也不是刻意为难柳贺,只是柳三元会写文章人人皆知,他的诗作却没有一首流传。
使臣要的,就是这份独一无二。
“蕊绽知甘苦,根连共暖凉。”
“此一首咏荷之诗初读时颇为质朴,可细读之下,并蒂之情长跃然纸上。”使臣赞道,“此诗臣极喜欢,待臣返回国,国君想必也会极爱此诗。”
朝鲜使臣此次来京,自然也非只是为了求诗,也有政事相求于大明。
自李成桂建立朝鲜王国后,李氏朝鲜至今已传了十四任,如今在任上的是朝鲜明宗李峘之侄李昖,李峘无子,因而李昖以宗嗣子身份入继王统。
眼下士林主导朝鲜政局,东人、西人、南人、北人党争频发,韩国电视剧《王的女人》、《王的面孔》讲述的就是李昖及其子光海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