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也就是说,柳贺即便去拜会了冯保,陈三谟也不该当堂道出,否则其余与内侍相交的官员面上也难有光。

柳贺道:“多谢陈给事中,正如陈给事中说,此事事关国体,臣为礼臣,本该为陛下分忧,因而此事若有定论,臣也当立即报知陛下,若是闹得满朝皆知,不仅我大明威望无存,外邦使臣同样名声无存。”

“外邦来我大明出使者,皆是本国重臣,若将其被蒙骗的消息传出,外邦使臣日后如何再入我大明?”

“朕觉得柳先生此言甚有道理。”天子道,“陈卿家,待此事定论出了你再追问,这般可好?”

陈三谟道:“臣听陛下的,只是右宗伯所言仍不能令臣信服。”

柳贺对天子道:“陛下,臣昨日做了什么,若不细说,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因而臣建议,今日臣再登门一次,请陈给事中、内阁及六部各派官员监督于臣。”

此时冯保道:“陛下,昨日奴婢并未见着右宗伯,若今日右宗伯再至,奴婢必然小心候着。”

陈三谟已经和徐爵通过气,因此知晓柳贺去寻冯保究竟是做什么,他打的主意便是柳贺不敢将自己寻冯保的真实意图道出,他只需在众朝臣面前弹劾柳贺与内侍勾结,柳贺在士林中便难以维持清贵的名声。

可柳贺竟毫不顾忌地令他与内阁、六部官员一道去监督,便是拼着叫他们这些人都得罪冯保了。

事情是徐爵犯的,柳贺登门道明真相可谓是很给冯保面子,可一旦这浩浩荡荡一群人去了,冯保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太监心胸本就狭窄,以冯保的脾性,又岂能放过他陈三谟这个始作俑者?

而且方才柳贺已经暗示过了,此事事关国体,闹得沸沸扬扬并非好事。

他能因此事登冯保门,冯保应该也能猜出,此事必然与冯保手底下的人脱不开干系。

陈三谟不由在心中痛骂柳贺不要脸,非要将他搅和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