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日讲官和任馆师毕竟是不同的,给天子授课时,他不需要奉迎考官的喜好,讲圣人文章也不必句句落到实处,而是要叫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换句话说,日讲官的课过于高大上了。
就这样,自隆庆五年进京赴考以来,柳贺在家乡度过了第一个春节。
尽管他成了家,有一子一女,但相比镇江府别的家族,柳家人丁仍是不够兴旺,不与柳义往来之后,柳贺这边只他一支,杨家也只杨乡绅一支,这都有些像后世的家庭模式了。
不过柳贺仍是很高兴,妙妙兴奋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替柳贺递窗花,过会再去逗逗知儿。
在京城时倒不是说不热闹,只是柳家在京城的宅子更小一些,且柳贺要去衙门当值一日,不当值的时候,他也要去上官府中拜会,他的下属们也要来柳府拜访他。
“从前见了家里冷清的模样,我便会想贺哥他爹,就算过节也不如如今快活。”纪娘子道,“那会哪能想到有今日呢?”
除夕晚上,凉菜热菜摆满了一桌,柳贺尝着地道的家乡味道,心中不由十分满足。
用过了晚饭,杨尧和妙妙在谈着元宵的灯会,妙妙回乡后已出门过好几回,对灯会自然很是向往。
柳贺则在伏案写文章,春节之前,他已写过拜贺的信件送至京中,其中包括一封给天子的秘信。
柳贺被外放至扬州时,天子赐了他通信的特权,到如今,尽管柳贺为避归政一事而返乡,天子依然给了他这份优待。
在信上,柳贺依然劝诫天子当一个好皇帝,他知天子不喜说教,在信中所用的言语自然婉转许多,更多的还是和天子叙一叙家常,将沿途自己的所见所闻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