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页

何况沈和犯的不是别的罪,而是矫旨之罪,难道天子之母便能矫天子之旨吗?

圣旨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皇权。

假冒圣旨是其一,令天子担上污名是其二。

此事本就是太后之错,可太后犯错,却要天子长跪不起去认错,她究竟将大明朝的天子当成了什么?

官员们侍奉的是天子,而非太后。

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才得以见到天子真容,才能够随侍天子左右,他们不是为了挨东厂番子揍才去考进士的。

天子越是认错,官员们上疏弹劾便越多,李太后便越是生气。

这几乎是个死循环了。

三方之中,必须有一方先退让。

天子是不可能退的,官员们也不会允许。

因而,能退的只有李太后。

自天子登基以来,李太后从未被人这般压迫过,然而文官们却非要她先低头。

李太后足足病了半月,这半月中,弹劾的帖子如同雪花一般,武清伯李伟原先行事高调,到了此时也不由默默缩住。

文官们还是内斗好,若联合起来弹劾勋戚,真没人能扛住。

第240章 不必生怨

“陛下这是嫌我碍事了。”想及此处,李太后不由悲从中来,“因而才纵着那《育言报》,纵着那群文官。”

她说话时,慈宁宫内静寂无声,无人敢回应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