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页

事实上,柳贺手头还真拿到了不少人情帖。

但柳贺毕竟不同于过去,在这官场上,需要他给面子的官员不过寥寥几人,但能到这个级别的官员通常也不会在会试这桩事上干扰他。

“阁老,听闻此次会试,各地出众的士子颇多。”

柳贺颔首:“我也有所耳闻。”

这一科进士的含金量恐怕只是略弱于万历二年一科,比之嘉靖四十一年也不遑多让。

叶向高、李廷机、方从哲,这三人都是任过内阁首辅的,文才有之,手腕也有之,柳贺也想早些读到他们的文章。

许国与柳贺寒暄了片刻,二人便说起了此次会试的命题。

许国任考官的经验比柳贺丰富,他任过乡试主考,也任过会试同考官,柳贺倒是任过会试同考官,但那已经是万历二年的事情了。

命题之事,自然以柳贺这个主考的想法为主。

柳贺道:“眼下

朝廷着力于开海、练兵等实政,出题之时,各位考官切记少浮辞重实务,士子真有实才者,纵是文辞稍若些,也可先取,待本官与少司寇阅过后再决断。”

“你我身为考官,当思为国取贤意义深重,此次会试之中,若有那等私通作弊、致好文章蒙尘者,本官必严惩不贷。”

说到最后一句时,柳贺语气稍稍重了一些,同考官们俱是振奋精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同考官大多出身翰林,和柳贺打过不少交道,自然也清楚他这位次辅的脾气。

别的不敢言,柳贺绝对是说到做到之人。

翰林们都清楚,前首辅张四维之所以被踢回老家,都是因为他发力了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