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林秀刚入许宅大门,管家很快引他入内,边走边说道:“公子,老爷在书房等你。”
越过两座庭院,许林秀行至许廉的书房门前,敲了敲:“爹,是我。”
许廉亲自开门迎他:“进来。”
许廉从头到脚打量自家儿子:“气色还好,就是瘦了,前些天生病家里给你送了许多补品,可有按时吃?”
许林秀失笑:“爹,那些东西并非一味的进补就对身子有益。”
许廉叹息,让许林秀坐下,继而开口:“盐厂出了些问题,得要你去看看。”
许家作为绍城乃至西朝有名的盐商,跟许林秀脱不了关系。
早些年西朝市面上流通售卖的都是粗盐,这些粗盐盐晶颗粒大,糙,略苦,用来食用味道一般,然而人人都习惯粗盐的味道,于是分不清好坏。
六年前有更为精致的细盐忽然流通于市面,尝过细盐的人,上至高官权贵,下至百姓平民,无一不为之惊叹。
而细盐便是从许家特殊命名的“盐厂”产出。
许家本就是颇有底蕴的盐商,细盐一出,直接奠定许家地位,且垄断了盐的市场。
他们没把此等刚问世且珍稀的细盐定高价,因此细盐人人皆能买得起吃得起。
种种变化,全由当年十四岁的许林秀提出。
许廉起初对儿子的话充满怀疑,后来惊讶,最后却让许林秀将此事保密,除了父子两人,不能泄露此事让第三人知晓。
所以外界都认为许家盐厂,以及细盐制造的办法是许廉操办,却不知背后一切都由许林秀提供法子。
许林秀没多问,时至今日,也不曾问明缘由,可他多少猜到一些。
许林秀听许廉的话戴上斗笠,遮了面纱,父子两人乘马车去往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