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便答应了,从此以后,在唐僧的庇护下,倒是过起了优哉游哉的日子。

没多久,就懒怠得比弥勒佛还大肚了。

悟空偶然见着他一回,回头便与师父道,“这人算是废了,再不见当年洪荒大妖的气势了。”

不说别的,唐三藏特别善于养猪。

通天瞄了一眼六耳,“你当初想着留他一命,叫四大灵猴切莫少一只,如今看来,少与不少,也没甚区别了。”

悟空叹道,“唉,时也命也运也。”

通天笑道,“他自己不思进取,放弃了修行,怨不得别人。”

师徒两个在这里说六耳的笑话,不其然六耳倒也远远地看见了悟空。

六耳就只见那陆续被自己抢了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名号和取经机缘的小猴儿,站在妖皇通天身边,师徒两个一般无二的风姿无双,天下少有,一个是截教教主,一个是灵明小圣,风华绝代,世上无人能出其右。

而且一个是圣人之尊,一个已是准圣之身,只差半步之遥,便能登顶,可如今也不过千岁年纪,可谓是前途无量。

六耳不懂,为什么事情会成了这个样子。

为什么那小猴子竟会成了通天爱徒?

当初他在预测之中,可没看到通天教主再出紫霄宫!

而那小猴,没回花果山,自然也没去天庭做什么官职,更没有大闹蟠桃胜会。

固然是他抢了那小猴儿的花果山和其后的一系列机缘,可是,怎么自己走的路,就与预见到的差得如此之多呢?

难不成果然是他福薄,不受天道待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