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天音描述,徐禧不听人言,一意孤行,断送了大宋多少万人马,让大宋从此失去了拓边雄心,等于是把王安石苦心经营的变法成果给毁了个干净。

但他看起来非但没有怎么动怒,甚至出言为之求情,这样的气度,属实是令旁人都为之敬佩了。

无怪乎即便王安石因为力主变法得罪了不少人,但从未因为私德而与人结怨,他一生光明磊落,担得起国家栋梁几个字。

苏轼赞许地注视着这位朝堂上的政敌,私底下惺惺相惜的王相公,叹道:“可惜半山如此高士,却是不得人啊。”

他此人一向如此,即便旁人在侧,也不会有所顾忌,非得把真心话给宣之于口。

舒亶敏锐地捕捉到他的话语,立即接上:“苏学士此言何意?”

苏轼道:“王相公本意为国为民,然而用人不当,恐怕正因为如此,变法施行才对百姓不利啊。”

他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不说簇拥在王安石身边的,很多都是因私废公的小人,迎合变法只为获取官位。

就连当时的举子即便没有真才实学,靠着吹捧变法也能得到主考官的青眼,因此在考卷中无不大书特书变法的伟大,以媚时君。

苏轼作为考官,也是秉公无私,为国家拔擢人才之心一片赤诚。

可看到这样的考生和思想,他怎能不去反思一路高奏凯歌的变法带来的坏处呢?

可能变法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但抵不住人心的问题。

要知道,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掌控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