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诜娶了赵顼最宠爱的妹妹蜀国大长公主,虽说一时风光,但也当不了实官,除了终日沉迷书画玩好,还能让他干什么?
赵顼哪里管他的憋屈,只想着要逮住高俅治个罪,给后人瞧瞧搅乱大宋的下场。
【但这高俅恰好是那些奸臣里下场不错的。他后来失去了徽宗的信任后提前离开了政治中心,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也没像童贯那样被处死,而是最后病死在建康元年,和其他人相比,也算是善终了。】
“倒是便宜了他这混账!”赵顼不满。
下面评论区的批语同样也很显眼:
【高俅这人虽然坏,但他有恩必报,还有野史说他后来很照顾苏家子孙,都会帮助提携他们。】
【可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件好事就否定他是个坏人,蔡京虽然搞了社会福利,但还是罪大恶极。】
【这就是人心的复杂,连王安石苏轼他们也不能例外。王安石亲眼见证百姓疾苦坚持改革,却让被层层盘剥的百姓陷入苦难,苏轼因反对王安石被遭罢黜却又愿意与他交游,司马光与他争执半生,两人不相容于朝堂,势如水火,死后却仍被司马光以厚礼葬之…】
【原来热烈与冷漠、怜悯与仇恨这些看似对立的情感,是可以并存于一颗心的。】
“司马公这般反对我之所为,与我当面高唱反调,我也从未有过挟私报复之心,同样,我知道你们也都是坦荡的人,这是我们之间的信任。”王安石抬眼望了望殿外露出的一片青天,“但我还是不会改变我的志向,总要有人去做的,哪怕天音预言我所为或许是徒劳无功,但既然已能提前预知,总有应对之法,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哪怕深恩负尽,死生师友,他也不会改半分孤直冷峭的性子,哪怕最后只剩零落一身,踽踽独行,这就是他用毕生去追求的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