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想的很好,因为吴应熊的人头,吴家这边也确实士气高涨、气势如虹。只是很可惜,上苍并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济度早就等着对方的反扑呢,大清的将士因为有海东青同样个个精神饱满。两边对垒,十次有七次是济度获胜,而吴三桂被打的节节败退。

兵兴三年,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其在各地的党羽也因此纷纷离德各有算计。眼看吴三桂败局已定,有些人直接抛下士兵自己跑了,有的则选择带人投降。

按照济度的意思,士兵也就算了,吴家这些士兵很大一部分都是横征暴敛来的,他们原本都是贫苦百姓,饶了也就饶了。将领不行,这些将领跟着吴三桂多年,吴三桂干的坏事他们都有参与,放过他们岂不是放虎归山?

然,玄烨另有想法。他直接给前线传旨,只要肯投降,他可以既往不咎。

这一政策让那些本就意志不坚定的人更加惶恐,也不知谁带的头,居然还真的有人投降了。

吴三桂自己是反骨仔,他最恨的也是别人背叛,那些背叛的将士还没等走到大清的领土就被吴三桂带人给绞杀了。

此番作为并没有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反而让那些将领内心对吴三桂产生了愤恨。

事情是吴三桂搞出来的,他们也只是想要活着而已,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不给他们呢?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越不让做什么,就偏要做什么。有人便想方设法与大清的主帅联系上,有的拿了毒药悄悄的掺在吴三桂的吃食了,有的做起了内奸,每当两方有军事行动就会提前把事情告知大清这边。

刚开始吴三桂并没有察觉,时间久了他也发现不对,然而一切都晚了。

康熙十五年,吴三桂推至衡州,或许是觉得自己大限将至心有不甘,他直接宣布称帝。国号大周,自称为周王。

吴三桂这个周王别说登基大典,他连三天皇帝都没有当上,就暴毙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