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

连云芳这种走薄利多销路子的小店铺都被同行上门拜访了, 私下里大家都做了口头盟约。

虽然没有白纸黑字地写下来, 然而这种社会环境下的商人在某些时候也是相当重诺,讲究一个吐沫一个钉, 答应了就是答应了,契约精神让现代社会的人看了要羞愧。

针对着薛家的天罗地网已经形成,然而薛家还没意识到绑在脖子上的绳子收紧了。

薛宝钗还在跟母亲和哥哥说:“以眼下的情况来看,不折价卖店铺是饮鸩止渴, 折价就是立即败落。”

店铺里面的流水已经干涸, 商号里面也开始大量辞退伙计, 对经营状况看的清楚的人,如掌柜和账房这类人, 已经开始把儿孙们弄出去自己做点小生意创业了, 当然弄出去的时候,这些人也联手开始搬空商铺。

在这些人层层隐瞒偷盗之下, 本来能勉强支撑到年底的状况一下子恶化了起来。让薛宝钗措手不及, 她现在考虑要接着卖店铺维持局面,可是实际上局面无法维持,就是卖了店铺, 店里面的那些帮手们也变成了蛀虫,开始中饱私囊。

以前靠着卖店铺多少还能有一些进账,而现在店铺卖不出去是一点进账都没有了。

更何况现在的店铺卖不出去!

倒不是说店铺真的没人,这些店铺都是一些优质资产。薛家号称有百万之富,就算后来打了折扣家产没有那么多,这些店铺如果按照正常价格卖的话,也能卖出去二三十万来。之所以现在卖不出去,是因为人家已经知道薛家快要完蛋了,所以逼着他们贱卖。

在这个时候都是趁你病要你命,哪有一点情义可讲。

如果一旦开始贱卖,卖多少钱已经不是薛家能控制得了了,这几十万的资产有可能卖出去十多万,也有可能是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