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开车的贾瑭忍不住看了云芳一眼:“哎呀,到现在还惦记着这事儿呢!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是真正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在我心目当中那不是钱财,那是我的心爱之物!我收藏了那么久才得到的!我天天用着的,我和它们有感情的!”
这话说的贾瑭哭笑不得,“我理解,总要放手的,你刚才问有没有价值,除了那张告地书之外,咱们那儿确实是有一部很不错的书……没法儿定义,你要说是诗集吧,它里面有散文,你要说叫文集吧,它里面有很多当年的事儿……,也没法子用故事集来形容,说不定还属于一个开宗立派的文体,算得上是文集和某段历史结合在一起……姑且叫手札吧!”
这么复杂?
云芳就问:“你写的?”
“我哪有这份才华呀?是当初那几个妹妹写的,让巧儿去刊印出来。巧儿当时想着要让侄女们去刊印,然而那几个侄女儿是真没有他们的姑祖母有灵气。
咱们的孙女,有什么说什么,作诗行文真的是硬凑都凑不出来。
你还记不记得,当时你说过贾家的男人比不上贾家的女人,到后来正好反过来了。女孩子让她们读书,但是却碌碌无为,显得十分平庸。那几个男孩子倒是灵光四射,灵气十足。
所以巧儿回到大观园之后,就重新整理,根据自己的回忆再加上找我和其他人询问,便把这手札给写了出来,刊印了三份,一份留在大观园,估计失传了。一份送给了蘑菇,留在宫里,估计也没了。一份给我陪葬了,就在咱们的墓穴里。我也是提供了大量事实的,所以我算是参与了创作。
这东西是家里女孩写的,不好发表出来给人看到,就没多刊印,因为涉及一些家事,也不好借给人家查阅,一般是自家人偶尔翻阅。
我当初真不知道会有这东西做陪葬,所以今天知道的时候就觉得很意外。”
而此时在修复中心,很多人把这一本算不上诗集,又称不上文集的《大观园合集》铺在桌子上,满满的铺了一整个长桌。这前后加起来二十多本,字数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