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

“这话是怎么说的?”贾母不由诧异的看向罗宁,想不明白父母都回国了,做儿子的,尤其是年纪还不大的儿子怎么还被留在了外面。

早在出国前,林如海和罗宁就想过回国后会有人关心他们那子虚乌有的儿子,于是刚出国的时候罗宁就带了个年岁不大的林家家生子小孩出行,后来又找了个借口与那部分人兵分两路。

对了,除了这个‘儿子’,罗宁还将英莲也带了出去。罗宁到是没将英莲当丫头待,不过带英莲的人是丫头,最后英莲到真成了罗宁的丫头。

今儿来荣国府,英莲就跟着罗宁一道过来了。此时人就站在紫鹃等丫头身边,看着罗宁等人说话呢。

“我们老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那小子再多走走多看看。好好增长一翻见识再回来呢。”

一听是林如海的意思,贾母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人家亲生的老子娘都不心疼,她一个连见都不曾见过的外祖母说心疼,岂不搞笑。

“宝玉这两年在国子监读书,每十日才回来一日我都想的不行,妹妹怎么忍心?”贾母不说话了,一旁的王夫人却接了话茬继续说道:“哥儿才多大点子人,身边都是老成可靠的也叫人不放心。孤身在外再不妨学了什么不好的,可如何是好。”最好是死在外面才好呢。

罗宁扭头,上下打量了一回王夫人,然后笑道:“二嫂子多虑了。龙生龙,凤生凤,他老子是探花郎,他再不济也能给自己挣个前程出来。宝玉今年十六了吧,准备哪年下场?国子监到底比旁的私塾强些,想来定能补足些先天不足的痴病。对了,宝玉现在应该已经不摔玉了吧?平时也不吃丫头嘴上的胭脂了吧?呵呵,当初我和老爷还想着玉儿她弟弟还小,到是府里的几个哥儿都到了年纪……”

别忘了你儿子上国子监的名额还是我家给的借宿费呢。

别说,还真给忘了。

王夫人被罗宁这话气得不行,心底暗骂了一声,直接回道:“宝玉还小呢,我们老爷的意思是过几年再叫他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