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曾经陆陆续续找过来,只不过都被秦冬青三言两语回绝掉。
客观地说,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够到京城来上大学,有秦冬青的一份功劳。她虽然是教数学,但是英语方面毫不逊色于当地的英语老师,并且她特别擅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他们树立一个目标,为那个目标而努力。
也正因为如此,十年前恢复高考后,机械厂的子弟学校能够超越市里其他的高中,成为当时的佼佼者。
接下来的两年,也是如此,秦冬青带的班级成为子弟学校升学率的保障,而全市的大学录取人数,有一半都在机械厂。
哪怕秦冬青取得这样的成绩,子弟学校给她的待遇依然没有提高,主要是因为她家庭的原因。甚至有些学校领导和家长还觉得,让秦冬青在这里当老师已经是给她最大的恩赐。
这也让实验中学看到了机会,通过教育部门直接发调令,把秦冬青调到了实验中学。
直到秦冬青从子弟学校调走,机械厂那些所谓的家长才后悔莫及,只能让孩子努力学习,考进实验中学。
不过对于秦冬青来说,换了个学校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家长都是一个样。
有什么样的家长通常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后来学生们纷纷考上大学,能够真正感恩秦冬青的其实并不多。
为什么?因为这些家长都把孩子教育的特别功利,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没有帮助的人,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前途的人,一定要敬而远之。
秦冬青教书育人确实有一套,但是她的家庭始终没有一个说法,谁知道以后会不会被翻旧帐?
其实在当下的环境中,讨论家庭出身的已经很少,为什么秦冬青的事情还是时不时被人提起?其实秦冬青心里很清楚,京城有些人根本就不愿意看到他们回去,也不愿意看她在京城之外的地方过上舒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