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记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而在涂山大会之后,大禹为了纪念此次会盟。他又请求师尊有巢氏帮其炼制了九尊青铜鼎。
名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待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各代一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
这九尊大鼎并非单纯只是为了纪念此事。同样还有镇压气运之效。在这九尊大鼎布下之后,便能形成阵势,用于压胜。人族在其中,自然可以安居乐业,少受苦难。若是由异族进入人族疆域,将会受到这个九鼎的镇压,轻则压制实力境界,重则丢失性命。
而且这九鼎,其中又掺杂了首山之铜,与人道气运相连。人道越是壮大,这九鼎的威力便越强大,镇压的效果便越强!
而这九鼎在后世也成为了人族皇权的象征。九鼎之重,亦为社稷之重,国家之重。
而当这九鼎铸成之时,大夏王朝的气运达到鼎盛,大禹的威望如日中天,人族开始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全新的时代。
(
===第474章 文明萌芽巫妖之憾===
国家这个概念,实则是在部落这个概念之上延伸出来的东西,但却更加深刻,所包含的东西也更多更加复杂。
这两者之间的转变,也并非是名字变化而已。相比于国家这个概念,部落制更加宽松散漫,对民众的约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但国家这个概念从一诞生开始便意味着强权与霸道。身为大夏之民,自然要遵从禹王所定下的一切规矩,而这便是法的雏形,虽然很是简陋,却是属于人族的一大进步。
这意味着对人族的教化已经有了成效,而且人族的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这种东西,即便是在曾经鼎盛的妖族与巫族都是不存在的。在那时妖族天帝帝俊或许随意一句话,便能决定所有妖族的生死。而人族并非如此,大禹将一些东西书写出来,制定成规矩。让人族去遵守,只要是在规矩之内,他们便是自由的。而且大禹也不会干涉,不会随意将一个人处死,不能随意剥夺人的生命。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至少在赵玄看来就是如此。
大禹的确是一个合适的君主,他没有因循守旧,也没有沉迷在历任圣皇给人族带来的繁荣之中,而是带着人族寻求新的变化,探索未知的前路。
虽然在他看来,大禹现在提出的概念,还有构建的国家,其实并不算完美,甚至算得上错漏百出。有很多东西都被他忽略掉了,也隐藏着种种弊端。或许短时间之内看不出来,但随着时间推移,却会给人族带来巨大的伤害,可是他已经觉得很满意了。
他从来不认为单凭某一个人便能将人族带到一个什么样什么样的境界,这并不现实。如今大禹立国,同样如此。他最大的贡献便是提出了这个概念,并组建了第一个属于人族的国家。这很难得,哪怕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会给人族带来很多麻烦,但却是值得的。而那些牺牲,都是人族在探索之路上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没有什么东西是廉价的,更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人族想要得到,就必须先学会付出。
他完全有能力,让人族按照自己的心意,建立全新的制度,建立一个全新而强盛的国度。但他却并不想揠苗助长。因为这个探索的过程,对于人族来说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你光给别人结果,那也只是一个结果而已,对于人族而言。这种效果只是一时的,甚至有没有效果都很难说得准。
文明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在不断一次一次试错之中,所诞生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并不算很美好,但他同样也是文明,是属于一个种族的瑰宝,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
种族个体的不同,导致了种族处事态度的不同。
曾经的巫族和妖族个体力量十分强大,拥有着漫长的寿元。这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用担心寿元的限制。他们体会不到时间的急迫。而这样的先天条件,很容易让他们松懈。进而创造能力下降,也绽放不出所谓文明之火的璀璨。
而人族不一样,这个种族天生弱小,而且寿元有限。如果不是修行的话,人一生也不过就几十年时间。若是运气好一些,说不定能活一百多岁,但这已经是极限了,而且相对于其他种族难漫长的寿元而言,短的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