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最起码,现阶段得裴文德只是找到了一个暂时性的目标、确定了自己未来想走的道路,却还远远称不上“入道”。

裴文德只有在未来的实践中践行自己的目标,不因外力的干涉而偏转目标方才能被称之为“入道”。

“修行先修心,修行之法千千万,但都绕不开一个‘静’字。”

很明显看出了裴文德的急不可耐,一脸淡笑的灵祐禅师倒也没多卖关子,终于开始说到了最重要的地方。

“心静通神明,唯有‘心静’才是唯一的修行捷径……”

“道经曰,至虚极,守静笃。”

“佛亦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结禅定印,观自身佛,心静自然通神。”

“……”

谈不上舌灿莲花、口吐梵音,更没有什么法术神通的加持。

灵祐禅师只是简简单单的引经据典,为裴文德解说何为“静”,他便已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从道家的《道德经》讲到佛家的《心经》,裴文德惊讶的发现自己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某种意义上的“修行”。

想当初,在初次面对伥鬼之流的鬼怪时,裴文德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落荒而逃。

那种临危不乱的“冷静”其实就是最初步、最基础的“静”。

唯有心静方能维系自身,面对绝境的时候能人所不能,爆发出凡人眼中种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唯有心静方能万物通慧,面对陌生的事物时才能迅速寻找和理解它们的存在形式,洞悉它们的本质和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