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工业文明的种子
润州城外,龙游湖上的金山寺。
自从裴文德重开金山寺之后,这里的香火就没怎么断过。
润州本就毗邻扬州,是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的鱼米之乡,一旦渡过危机自然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再加上裴文德临走前的一系列举措,生活在金山寺附近的百姓可谓是丰衣足食。
特别是裴文德精心挑选出来的茶种,在经过最初的推广之后,几乎成了润州除旅游、商贸之外,最大的一个标签栏。
得益于当初裴文德的威望,以及润州新上任的州府先见之明。
在润州的生产力被全面激活之后,附近的道路也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被修建了起来。
原本的乡间小道被通坦的官道取代,一条条装满货物的巨大船只顺着河系驶向四面八方……
而这种生产关系的错位,又倒逼润州及其附近的周线开始全面提升生产力。
于是继粮食、茶叶之后,家家户户都有余钱的百姓们开始琢磨起了桑种之事。
尽管百姓们的初衷只是想吃得更好、穿得更饱一点,可架不住裴文德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了。
顺理成章的,裴文德早就准备好的织布机图纸,被土地公的那些黄鼠狼子孙们给散播了出去。
同时被传播出去的,还有各种便民利民的机械造物结构。
从最基础的回形针,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钉子齿轮,再到需要配套工业才能生产的精密螺丝……
裴文德并没有直接揠苗助长的给出现成的造物图纸,而是将未来工业化的种子给深埋了这片土壤之中。
因为他知道,工业化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