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要是知道承祜的想法,估计一口老血,他是让这小子反省不是让他享受来的。

承祜才不管他阿玛想什么呢,画画图纸,然后还意外的收到了来自顾先生的来信,这是要多一个笔友的节奏吗?

康熙也没阻止儿子跟顾炎武通信,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了,这满朝的文武,还有谁!还有谁能做到,跟顾炎武通信?

想想之前他前前后后派了多少人,就是顾炎武的亲外甥都没用,而他儿子,只见了顾炎武一次,就通上信了。

承祜对这种有才华的人,还是很尊敬的,书信的往来,他也从未替满清的朝廷说上一句好话,本来就是,他一个平头阿哥,说啥朝堂上的事,吃饱了撑着吗?

朝堂跟他又有什么关系,承祜只关心百姓的民生问题,老百姓都还吃不饱呢!

所以他跟顾炎武通信,很多都是询问民间的事,而且是从各个方面,但凡顾炎武要是知识面不够多,都要回答不上来承祜的问题了。

这也导致了顾炎武对这个阿哥越发的好奇,同时对皇帝的教育也同样的好奇,是什么样奇葩的教育,才能教出承祜这样的皇子的?

再有就是承祜给顾炎武的牌子,他可以自由的出入大学,哦当然了,军校那边是进不去的,就算有那个小牌牌也没用,顾炎武倒是没有要去那边的意思,打打杀杀的有什么好看的。

他更多的是去大学的每一门课程旁听,虽说也有人觉得一个老头来蹭课有些奇怪,倒也没人多管闲事,能进到大学里来的,都是得罪不起的,更何况还是这把年纪的,搞不好是哪一个方面的大能。

正因为这样,让很多人都错过了认出顾炎武这个大佬的机会。

对此顾炎武也算是乐得清闲,总被人认出来也很烦恼,反倒是这大学里的人,少了那点功利心,为了自己的理念可以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