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宅阴私之事,皇帝是不会上心的,但见到这事件里有太子掺和在里面,便忍不住疑虑太子这是在对威宁侯府下手,想要排除异己。
太子萧元毓坦然道,“儿臣也是偶然听宁侧妃说起她姑姑病重,又想到先威宁侯为救父皇英年早逝,于国有功,便上了几分心。谁料竟然查出这事,安平伯府想讨个公道,儿臣也觉得合情合理,便让大理寺受理此案了。”
这是太子与顾先生商议好的说辞,一切让安平伯府出面,再有宁侧妃作为联系,让人挑不出什么错来。
许是太子直白的态度,又或是说的在理,皇帝心中的怀疑也散了大半。
太子又微微迟疑道,“还有件事还未禀告父皇,威宁侯夫人昨夜已经清醒了。”
皇帝微微颔首,“那情况如何了?”
太子:“太医为她诊断并未有癔症。而且据大理寺查明还有她所说的,是因为女儿陆菡被陆云驰动手打伤,送去庄子,威宁侯夫人不肯同意才被关了起来。还有先威宁侯之女陆菡,已确认意外死于庄子火灾中,但侯府草草了事。
萧元毓叹了一声,似是带着同情怜悯之意,“毕竟是先威宁侯为数不多的血脉,还是应该好好收敛骸骨厚葬一番。”
太子一句一个先威宁侯,正是上代威宁侯与皇帝关系好,又为救驾而死,皇帝为此很是偏爱陆云驰,视若子侄一般。但陆云驰是侯府血脉,难道那位陆菡姑娘就不是了么?
果不其然,皇帝面色冷了下来,百善孝为先,就冲着陆云驰的所作所为,也是令世人唾弃的。而且不管其中内情为何,连至亲手足死后的骸骨都曾好生收敛下葬。换成他是先威宁侯,都能从棺材板里活活气得跳出来,将陆云驰狠狠打一顿。
皇帝平素虽欣赏陆云驰的才干能力,但若是此人真是不孝不悌之辈,那也配不上他那般高看提拔了。
眼看皇帝对陆云驰也冷了态度,没有出手相护,朝堂上弹劾陆云驰的折子如雪花一般堆积。
此事在京中愈演愈烈,闹得沸沸扬扬,再有太子及其他势力的暗中推动,陆云驰软禁母亲,害死亲妹的言论甚嚣尘上,一时间成了百姓眼中无情无义,不孝不悌之徒。
结果还是老夫人为了保住侯府的名声还有孙子在朝中的前途,挺身而出主动担下了罪责,向大理寺自首宣称对宁氏软禁下药之事皆是她所为,将亲孙女陆菡放逐庄子上也是她的决定。
在寻常人家,长辈婆婆祖母对晚辈进行严厉责罚,倒也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