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简直心有余悸:“军师,幸好你留了出师表。”
诸葛亮瞧了瞧主公,虽然不忍心,却还是言简意赅地:“但出师表不教人怎么应对党争。”
刘备叹气。
对,党争。阿斗那傻孩子没看出来,他们这些旁观的倒是看得一清二楚。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出于他们的性格,一人性矜高,一人性狷狭,都是脾气一上来,谁都不给脸。以前有诸葛亮压着还好,不至于到不死不休的地步,可诸葛亮一死,魏延和杨仪就像是抓住机会,一定要把对方置于死地。
本来,这事要有人调和说不定也就压下去了,但,最该负责调和的皇帝没能力调和,而有能力做到的蒋琬没那个威望,以前我们听丞相的,那是陛下相父,可你蒋琬算什么,都是大臣,你就比我们高贵?
现在皇帝又拿着两封表来问大臣:“你们说,他们到底谁谋反啊?”
你这样问,就算不想站队,也得站队了啊!不吭声,或者两头作保的墙头草会两边都得罪,吭声就只能挑一个人为他做保证。
【彼时,仍任侍中的董允和仍任长史的蒋琬对视一眼,齐声道:“陛下,我等认为,延有疑,仪无罪。”】
【这就是站队。】
以前诸葛亮在的时候没人敢玩站队,玩党争,一个两个不管服不服气,都被诸葛亮压制得严严实实的。
但他一死嘛……
【魏延和杨仪的事情闹得轰轰烈烈,一会儿是禁卫军北上帮助杨仪,一会儿是魏延派兵阻击杨仪,到最后,二人下场,竟是一人被斩首,夷三族,另一人在自鸣得意后,被朝廷中人排斥,得了个闲职养老,又因口出恶言,说自己不如投降魏国,朝廷震怒要抓捕他,他走投无路,落了个自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