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
王莽之子王宇大感不解:“她有什么自信和皇帝谈条件?如今已知后世事,那司马炎只需手段强硬地废太子,立秦王,就能改写八王之乱,有她何事?”
他的父亲就在旁边坐着,并未附和。只是一瞬间,嘴角微微翘起嘲弄,暴露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时,杨广也在询问他父亲杨坚,语气诚恳,好似当真不知司马炎为何会迟疑。
杨坚乐于教导孩子:“阿摐啊,这就是人性,再给司马炎一千遍一万遍重来的机会,他也依然会选择保太子。保的不是太子,是他自己,是他靠嫡长子制度所坐稳的皇位。”
在其他人眼里,换太子这不是应该的吗?你知道后事了还坚持让傻子当太子?
但对司马炎来说,他宁可多做些措施来防止八王之乱,也不会在没弄死齐王之前换太子。
后期自己死的突然,导致秦王没能上位?那就加快脚步,快刀斩乱麻。
太孙的死会诱发宗室野心?那就多留下手段保护太孙,必要时和贾南风签订协议,你保护太孙,我留下旨意保你性命。
皇帝是傻子,朝臣不服他管?那就用利益把一些人绑在皇帝的战车上。
反正,让司马炎放弃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这是哪怕他知道一千遍一万遍未来,也不会发生改变的事。
不过,当一个人自信地以为自己可以作为主宰者,操控一切时,生活总会给他闷头一棍。
比如,司马炎和贾南风旁若无人地谈好条件:司马炎不杀贾南风,但贾南风要保司马炎这一脉不会被从皇位上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