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王忠嗣手中军权愈发增大,从领二镇到领四镇,安禄山的地位亦是水涨船高。】
【天宝三载,安禄山认了贵妃当义母。随后,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且李隆基并未免去他平卢军节度副使之职。】
天宝元年。
李隆基没多想:“贵妃?什么贵妃?”
朕有贵妃吗?
足足过去好几个呼吸,李隆基突然想起某件事,直接原地短路。
等等,天幕难道是说……他那个倾国倾城的儿媳?
顿时,屁股下好像有银针,扎得李隆基坐立不安,遂向宦官高力士使眼色,待高力士近前后,低声吩咐:“速速命寿王妃还俗,回归寿王府,不必再为太后祈福。”
什么?之前他是想要强抢儿媳,打算先令儿媳以为太后祈福名义出家,既然是出家,那她就不是寿王妃了,过个几年再让她还俗进宫?
没有这事!他从未想过!
【天宝六载,安禄山又加大夫。】
【如此,一人主东,一人主西,两大军团就此抗衡。】
【而李林甫,是在张九龄被罢相之后的丞相,任中书令,天宝六载时更是兼中书令与尚书……】
贞观。
李世民狐疑地看着天幕:“尚书令?”
不会吧?有他这个武德年间的
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
的榜样,后世居然还有人敢给大臣同时担任中书令和尚书令?
中书令负责起草诏令,尚书令负责实行。就算中书令有两名,可以互相监督制衡,但也不能让大臣同时拥有拟诏和执行的权力啊!
李隆基,你在想什么!
【尚书左仆射。】
为了给对开元天宝年间官职不了解的人能看懂的机会,天幕贴心地告诉他们
【开元初,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好,实锤了。
“以史为鉴!以史为鉴!你是不懂吗!”
李世民好气。
“不削弱权势,你光是抬人上来和对方制衡,有什么用!”
只知道玩弄权术,终将会被权术反噬!
【石堡城之战后,李林甫派人诬告王忠嗣,言其自小养于宫中,与太子一同长大,早就想奉太子为帝,才会在石堡城中为了保全自己兵力,不愿作战。】
【李隆基震怒,将其召回,经三司审讯,定为死罪。】
【若非哥舒翰竭力陈述王忠嗣之冤。又是说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赎王忠嗣,又是叩头泪求,恐怕王忠嗣要含冤而死。可纵是如此,他也被从高位贬为汉阳郡太守。】
【其于天宝八年郁郁而终。】
【好大喜功、轻信谗言、贬斥忠臣,唐朝败亡之迹象,李隆基崩国之端倪,已是明显。】